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历史悠久,其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静生生物调查所、1929年成立的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和1930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1950年,中国科学院接收了上述三个研究所的部分资料、标本和设备,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室和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二者分别于1953年和1957年进一步发展为昆虫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之后1962年两所合并成为现在的动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曾产生过14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国家自然资源调查、自然保护区设立、虫鼠害防治、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生殖避孕等领域做出过重要历史贡献。近年来,多位国家领导人和中国科学院及各部委领导到动物研究所视察工作,对研究所发展战略、学科目标凝练、园区建设、科研进展、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重要指示。
动物研究所是以动物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以野生动物和模式动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现代动物学研究,服务于人口健康、农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家重大需求。在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的机制、生殖与发育调控、生物灾害爆发机制与控制、物种濒危机制与保护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在动物分类与进化、农业虫鼠害防控和濒危动物保护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动物研究所“一三五”战略规划目标包括三个重大突破和六个重点培育方向:三个重大突破:(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二)害虫害鼠行为调控;(三)动物进化与保护。六个重点培育方向:(一)生育力维持与生殖健康;(二)膜生物学与重大疾病;(三)有害生物成灾机制与防控;(四)物种的濒危机制与保护;(五)动物多样性格局形成与演化机制;(六)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创制。
动物研究所正式职工422人,其中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28人。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2人。离退休人员357人。在站博士后110人,在读注册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98人,另有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近200人。
2012-2016年,动物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SCI论文1305篇,其中在TOP15%期刊发表论文532篇,占总论文数量的40.8%;在IF≧5期刊发表论文353篇,占总论文数量的27.1%。5年来,动物研究所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
近年来,动物研究所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2014-2018年,共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新西兰、巴基斯坦等国家的30余位优秀外籍科学家到所工作。动物研究所共举办各领域国际会议、国际培训班20余个,共承担各类国际合作项目40项。动物研究所现有六个中外联合研究中心,分别是:中法哺乳动物胚胎细胞生物学联合实验室、中美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中心、计算和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中澳分类学虚拟实验室、细胞治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生物复杂性研究联合实验室。国际动物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Zoological Sciences)秘书处挂靠在动物研究所。
动物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有7种,分别是《Current Zoology》、《Insect Science》、《Integrative Zoology》、《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杂志》、《应用昆虫学报》,其中《Current Zoology》、《Insect Science》、《Integrative Zoology》是SCI收录的期刊,其影响因子依次为1.594、2.144和1.904。其他 4 种刊物为我国自然科学的核心期刊。自 2002 年起,动物研究所出版内部刊物《动物研究所所刊》。
动物研究所在科学普及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和倡导科学思维等方面,成为我国现代科学文明与创新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地。国家动物博物馆曾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首批全国中小学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北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