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昆明动物所)直属于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演化、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昆明动物所成立于1959年4月,其前身为昆虫研究所紫胶站,1963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南动物研究所,1970年划归云南省后改名为云南省动物研究所,1978年重归中国科学院,恢复原所名。
昆明动物所现有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动物生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畜禽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活性多肽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健康衰老与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共建“生物资源与疾病分子机理联合实验室”,与苏州大学联合共建“疾病动物模型与新药研发联合实验室”,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共建“天然活性多肽联合实验室”。建设有“中国科学院昆明灵长类研究中心”、“国家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动物种质资源分库”、“国家昆明高等级生物安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南(昆明)生物多样性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等多个技术平台与支撑机构,以及“无量山黑冠长臂猿监测站”和“昭通大山包野生动物野外观测站”2个野外台站。与云南省合作共建昆明动物博物馆,馆藏各类动物标本80多万号,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动物种类、数量收藏最多的标本馆,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昆明动物所现有38个研究团队,共有各类在岗职工462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42人、副研究员及其他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4人。拥有杰青9人、优青8人、百千万人才入选者7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云南科技领军人才(院士培养计划)3人、云南省云岭学者3人。
昆明动物所是198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动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4个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动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6个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和基础医学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生物学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425人(含留学生和联培研究生),其中博士生195人、硕士生230人、在站博士后21人。
建所以来,昆明动物所始终定位于生物多样性演化、保护和利用研究,并按照中科院的决策和部署,凝练聚焦国家重大和关键科技问题,整合组织科研力量,在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造就了一批优秀科学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昆明动物所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863、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和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重大科研任务,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并多次获得省部级及中国科学院重要奖项,授权发明专利219项。
目前,昆明动物所与美洲、欧洲等多个国家的著名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并积极参与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和“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的建设,进一步拓展了与非洲和东南亚的合作。
昆明动物所是云南省动物学会、云南省细胞与生物学会、云南省免疫学会、云南省实验动物学会的挂靠单位,负责编辑出版动物学核心刊物《动物学研究》,该刊物入选“2018中国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获得“2016-2018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B类资助,自2018年12月起正式被SCIE收录。
新时期,昆明动物研究所以“率先行动”计划为导向,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确定了“一三五”的目标。
一个定位:立足于我国及东南亚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瞄准“遗传、发育和进化交叉统一”的重大科学前沿,面向动物基因资源的发掘利用和疾病动物模型创制的国家重大需求,通过多学科的融合,解决关系国家和区域发展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问题,成为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演化机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国际著名研究所。
三大突破:动物复杂性状的进化解析与调控、灵长类动物模型与重大疾病机理、家养动物及其野生近缘种基因资源发掘。
五个重点培育方向:动物多样性资源与保护;肽类分子探针与候选药物;肿瘤与干细胞;衰老机理与动物模型;灵长类动物表型与遗传。
进一步研究部署“一体两翼”创新发展战略。明确以研究所“十三五”时期“一三五”规划为主体,以基于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科院动物进化与遗传前沿交叉卓越创新中心发展为两翼,促进科研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