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位于北京延庆区小海陀山天然山形,中国首条雪车雪橇赛道犹如一条巨龙蜿蜒于巍峨的山脊之中。这条被称作“雪游龙”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是世界第17条、亚洲第3条、中国第1条雪车雪橇赛道。赛道全长1975米,垂直落差121米,由16个角度、倾斜度各异的弯道组成,包括非常少见的360度回旋弯。运动员滑行速度最高可达到每小时134.4公里,号称“冰上F1”。北京冬奥会的雪车、钢架雪车、雪橇三个项目都在这里举行。
由于项目专业性强、场地要求严苛,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被认为是设计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施工工艺最复杂的冬奥新建比赛场馆之一。该项目参与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课题,形成了5项赛道技术标准及验收标准,完全符合赛道国际认证要求,实现了国内零的突破。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还属于科创研发型项目,截至目前已申请专利131件(含发明专利57件),揽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特殊的建设需求催生了新的技术和队伍。在建设过程中,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开启了多个国内“首创”,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经验空白。异形扭曲赛道结构表面平整误差要控制在1毫米以内,研发人员大胆创新,首次将喷射混凝土用于主体结构。
为建设这条全长1975米、三维扭曲、能够承受冻融循环400余次的混凝土赛道,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全新的混凝土材料,自主培养国内首支混凝土喷射手,以毫米级高精度确保赛道一次性浇筑成功。小海陀山环境复杂,赛道高低起伏,高落差、多弯道的情况给制冰温度控制增加了诸多困难。制冰团队历经千余次的尝试,最终成功总结出制冰温度与外界温度的关系。
与其他国际赛道相比,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遮阳棚面积更大,而且在赛道的不同位置,长度都不一样,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为了能够精确计算每个位置遮阳棚的覆盖面积,设计团队用到了数字化系统保护分析。因为遮阳棚整体的屋面的覆盖面积大,所以无论是早上太阳升起还是晚上太阳落下都不会影响运动员比赛和训练。遮阳帘在赛时可以完全拉开,不会影响观众观看比赛。(转自2月9日《中国体育报》07版)